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为了让党的先进性教育更贴近实际,法政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采用"走出去"、"典型引路"的方法,用生动鲜活的事例教育每一位党员。2005年9月25日上午,党支部一行9人,前往瑞安市塘下镇新坊村,走访并慰问了全国劳动模范、瑞安"种粮大户"王金连老人。村干部把我们带到老人家里,老人非常高兴,他回顾了自己种田的经历,感谢党和政府给他的关怀与荣誉。法政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金南松、支部书记任映红代表全体党员对老人多年来为我国粮食生产所做的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慰问。 王金连,男,1942年出生,新坊村人。上个世纪80年代,联产承包制全面推行,塘下镇一带农村工业化进程迅速,村民们纷纷弃田办厂,汽摩配件生产渐成规模,但土地却大面积撂荒。王金连觉得田荒着太浪费也太可惜,并认定"只有五谷丰登国家才能安定"这个理,不但自己坚持种田,还把人家不愿意种的田承包下来。20多年来,王金连承包经营的水田从最初的18亩扩大到320亩,累计生产粮食232万公斤,被称为浙南"粮王"。 王金连对粮食生产的特殊贡献,受到了国务院的嘉奖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从1985年起,他先后荣获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劳动模范、优秀农民企业家;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先后当选为浙江省第七、八届人大代表,温州市人大代表,瑞安市第九届人大代表,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人大常委。 我们看到,当同村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搏击,大把大把挣钱时,王金连却从不为金钱所诱惑,二十年如一日地默默种着大家都不愿意种的田。他的理由非常简单:"田没人种,看了可惜,国家需要粮食,就要有人种田",但信念却是那么坚定:"农民对国家不能讲赚钱,只能讲奉献的,全村就我一个人种田,是很辛苦又不赚钱,我从来不后悔,我觉得我得到了用钱买不到的东西。" 全国劳动模范王金连老人以中国农民特有的勤劳和质朴,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利国利他、无私奉献的楷模。王金连老人的事迹给党员们以如下启示:当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就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兢兢业业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同时,还要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和无私奉献精神,牢记国情和党的使命,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永保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任映红报道)
附图:
图片说明:王金连老人种田二十多年来获得的各种荣誉(项淳芳摄)。 图片说明:党员们和新坊村干部在王金连老人家中(项淳芳摄)。